欢迎来到 廉洁安乡 !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单位动态>详细内容

常德市安乡县:“室组乡”联动监督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常德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03 16:51:48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记者走进常德市安乡县安全乡董家垱村,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农户们在秋收后纷纷种起了天然肥料红花草,整洁的机耕道、畅通的沟渠、平整的土地让机械化作业畅通无阻,待到来年开春便可开始春耕生产。

然而,从前的董家垱却不是这番景象。“以前这里的农田水源配套设施不完善,去田里打水都要从早到晚地打,土地这里一块那里一块,机耕道也窄,大型农业机械很难开进来,种植效率低、效益差。”面对回访的纪检干部,安乡县欣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登财提起过去的情况还是不住地摇头。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即使董家垱每亩土地流转的租金仅在200至300元左右,却依然流转困难,几乎“无人问津”。

安乡县纪委监委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政治监督,针对项目线长面广、涉及资金量大的情况,发挥“室组乡”片区协作优势,统筹县乡监督力量,实行联动监督、一体发力,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投标程序、资金来源及使用、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监督。纪委机关纪检监察室聚焦重点民生实事办理,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并协调指导派驻机构、乡镇纪委组建联合督导组进行跟进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督办;派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联合职能部门,协同各乡镇纪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纪律作风等方面开展跟踪督导,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严防廉政风险。

在董家垱村2000亩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即将完工时,村集体开始统一招租。看到原有的小块地被整修为大条田,机耕道被扩宽,排灌沟渠被精心规划修建,刘登财十分满意,便流转了其中400亩地。“以往难以流转的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后,吸引力明显增长,土地租金大幅上涨至每亩600元,过去的‘老大难’成了现在的‘香饽饽’,农民土地流转租金每年提高了20万元以上。”董家垱村党总支书记孙水霞介绍道。

4月,县纪委监委联合督导组到各村轮流开展监督、走访群众,在董家垱村,刘登财向督导组说出了自己的烦恼:“田修得挺好,租金也合适,就是沟渠水流少,灌溉难的问题还是存在。”

督导组与村干部现场查看,发现缺水的原因是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现有的2座泵站无法满足实际用水需求。县纪委监委迅速就该问题向县农业农村局进行督办,使用项目建设的结余资金新建3座泵站,确保供水能力满足需求。同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举一反三,对全县200余座泵站使用情况进行实地勘察,针对15座泵站存在的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一一施策完成立行立改。

自安乡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通过监督检查、督促自清自查,已累计发现相关问题62个,督促职能部门逐一制定整改措施立行立改,助力全县高质量完成2023年、2024年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6.7万亩,其中小田改大田4.7万亩。

“多亏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在用水灌溉非常方便。我自己选种精耕的‘野香优’优势稻种,不仅长势喜人,而且颗粒饱满,每亩稻谷产量提升了50公斤。”当纪检干部12月回访时,刘登财十分感慨,过去收割需要靠人力,现在都是机械化、规模化作业,几百亩地无人机一天就能播种完,拖拉机可以直接开下田,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像刘登财这样的种植大户并不是个例,仅在董家垱村,就有黄明桃、李新平、宋浩、王波这样承包土地均在百亩以上的大户。据悉,安乡县当前还有2.8万亩高标准农田正在建设中,将在2025年4月完工。县纪委监委将坚持运用“室组乡”联动监督模式,持续跟进监督、发现问题、督办整改,确保群众切实享受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收益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